李小龍一寸拳 英研究大解密---轉自中央社
大家看了這篇可能會有點誤解
以為這些人的大腦構造是''天生''跟別人不一樣
其實不是這樣
他的意思是經過武術的鍛鍊
大腦的某些構造會產生改變(長期做其他的活動也會有類似的效果、只是改變的大腦構造位置不同)
這個構造改變基本也不是說那個構造會變大很多或變形
一般通常都是功能性的增加或減少
因此
練基本動作和那些心訣就是為了要鍛鍊大腦
因此必須反覆練習至正確並形成迴路
在腦部造成的差異
我們就定義為''功力''
力量回隨年紀衰退
功力卻會隨鍛鍊累積
所以為什麼很多武術都要求基本功要天天練
就是為了這個
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可以參考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
以下轉自yahoo news
-------------------------------------------------------------------------------------------------------------------------------
中央社 – 2012年8月16日 下午10:48
(中央社台北16日電)已故功夫皇帝李小龍的粉絲肯定忘不了他赫赫有名的一寸拳,這套奇招能讓他在極短距離讓對手飛撲倒地。究竟出拳功夫了得的祕密何在?研究顯示,關鍵在於腦部構造。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李小龍當時體能確實處於顛峰;不過研究發現,他能在如此短距離強勁出拳,關鍵在於腦部構造,而非力氣驚人。腦部掃描顯示,專業武功高手與生手之間神經構造的些微不同,可能就是一寸拳能發揮作用的原因。
黑帶高手能夠近距離揮出致命一拳,但研究發現這股力量並非來自肌肉力量,這代表與腦部控制肌肉移動相關的因素可能有其重要性。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與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檢視了12名空手道黑帶高手與12名年紀相仿對象腦部構造的不同之處。前者平均擁有13.8年的空手道經驗,後者規律運動,但沒有任何武術經驗。
不出所料,空手道組的出拳較猛,不過出拳力量似乎取決於時間,而非氣力。發揮力道的強弱,在於手腕與肩膀的同步配合度究竟有多高。
主要研究員、倫敦帝國學院醫學系的羅伯茲博士(Ed Roberts)表示:「我們認為這種能力可能與小腦內神經連結的些微差異有關聯,這讓黑帶高手能非常精確施展手臂和身體的同步程度。」
研究結果發表於「大腦皮層」(Cerebral Cortex)期刊。(譯者:中央社蔡佳伶)10108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