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戰後,由滿州的(北平)回國,即定居於櫪木縣鬼怒川溫泉的後方,海拔一千二百公尺的山中,當了整整七年的開墾農夫。
平常因我素以“清白、誠實、自強”為信條,以劍為一生之伴而活,所以看不慣、也不能做戰後腐敗的走私生意。之後的每天都是晴耕雨讀,但是一天也沒有中斷地、一定早晚兩次,以樹木為對手,獨自修習劍道形。又加上一天不知道上下幾千次的揮舉鋤頭,每一次揮舉都傾注了我全部的心魂,把它當作左右斜擊練習。在這樣的環境下苦心修煉,不但補充了這十年間的空白,反而達到了進修練場也難以達到的境地。結果當時的報紙,把我的事報導成“昭和的宮本武藏、磯畑伴造、自關山裡”。也因為我繼續獨習劍形而確立了我戰後的劍道理念,所以成了最重視“劍形”於劍道修煉的人。
第一支是同上段,第二支是同中段,而第三支是怎麼樣等等。一面想一面做,就不由己變成自己的形。自然就失去心、身、體的自由,而不覺之中終於陷入形而上之型。如果能夠進步到“無”的境界,又能演成如水流般滔滔不絕的刀形,就能產生姿勢、距離、實力、品格等等有風格的劍。應該對每一種從形變化而來的技巧去分析,然後應如何實地運用於練習、比賽的研究。
比賽後、練習後、裁判後,我一定回家後對該事加以反省和檢討,但是如果對打到對方,被對方打到,當裁判等事,一點都不加以自我檢討的話,就談不上進步和上進。換話說,表現稱心的打、突的時候,無異議的被打、突的時候,或裁判的可否、是非,都應細心加以反省、檢討、研究的。這事到現下仍不怠慢地實行著。
信條“清白、誠實、自強”以劍為終生之伴而活就是我的信條。
我對老師、前輩的練習或比賽都會集中全神去觀看,可是不論是何等好的技巧也絕對不會去模仿它。也沒有模仿過的經驗。各人各樣,體力、能力、研究修煉的程度也不同,笨、敏捷也有差。願為自己來產出自己的技巧和完成我小島個人的劍道。
飲酒開眼。從年輕時“酒”就看對方的強弱,又常喝又喝不醉。有一天跟一位前輩(柔道的強人,今之故人)兩個人一齊喝。前輩說“你想‘酒’好喝嗎?‘不,一點都不好喝。沒有酒伴我就一滴也不沾。’‘與你共喝在氣氛上有點不自在,免不了不自然。你的‘酒’就是在‘不能醉、不能亂、不能崩潰’的意識下喝的。喝了酒而不亂的人才會大成。”我被他這樣訓誡後喝了酒也感到輕鬆,酒味也感到美妙,可是酒量卻減少了。
劍道也是同樣。在極為緊張的氣氛下想“打他”“不能讓他打”“要勝”“不可輸”等意識下就產生氣的磨滅和畏縮,不能顯出豪放無心的技巧的。用盡所有力氣,直到疲勞困頓極點來鍛鍊心身也仍不崩潰的劍道,我衷心地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劍道,不知是否算是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