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會變好,變聰明的運動
劍道超然第一
─培養反射神經,精神力集中─
以上為1996年11月4日 ,讀賣新聞所刊出之大標題。東京都教育醫學研究會等多家研究機構花費七年所作調查研究報告之結論中,確認並推荐最能使頭腦會變好,變聰明的運動就是「劍道」。
根據平田研究所所長 平田欣逸 博士,以1958年度參加國民體育大會選手2495名所作體育與「學業體格」、「體格」、「健康狀態」等關係之調查資料顯示、三十二種運動項目中,能使學業成績進步之運動,以「劍道」鶴立雞群遠遠地超越其他任何運動項目。其次為柔道、摔角、弓道、長跑、桌球、保齡球等順位。反之,成績變壞之運動為橄欖球、軟式網球、棒球、器械體操、帆船等順位。年青劍士背後有「教育媽媽」也。
當然,並非一百個人學劍道,一百個人學業成績就會進步,而玩棒球,學業成績必定會退步。在同一項運動中,練習時間過長,則唸書時間相對地不足,學業成績可能會退步。指導者與練習方法亦必大有影響。然而,根據統計,經常做著適度運動之學生,總比拖拖拉拉地作長時間唸書之學生、學業成績、升學率均較高,則是不爭之事實。
另有針對「能使頭腦變好,變聰明之運動」作多方面調查研究,乃東京都教育醫學研究會山崎康平事務局長一群。山崎康平為東京都背少年對策部長,多年熱衷於青少年體格、體能之向上,以及運動語知能之相關關係,其調查研究之結論指出:「劍道」需要不斷機敏的反射神經,能使精神力瞬間集中。精神充實、集中之運動能使熟睡時間增加,記憶力增強。可見如此「劍道」足以訓練頭腦,作為「頭腦體操」。原來知能乃素質因素與環境因素綜合增長者,即先天性素質與本人求知之努力,相重相乘而來。所指「努力」並非單指學習,實乃劍道最重視、最能培養之堅強之生命力,堅忍不拔之意志力。
這是有目共睹之事實,青少年劍士之父兄均有「我的孩子變得有禮貌,生活有規律」、「現在不再偏食,什接都可以吃了」、「能早睡早起,而不再爭電視節目了」等等好評。其實,生活即為「能使頭腦變好,變聰明的運動」之秘密,有志劍道之士比平均壽命長生數年之原因。
觀之我國深受升學主義與考試之影響,忽視文武合一之教育,以致學生在重要關頭之成長期不致力鍛鍊身體,而產生無數面黃肌瘦且帶眼鏡之學生,他(她)們或許能考取明星學校,然而,體育一竅不通,體弱多病,畢業後何能成為有能力之社會人?實為一大社會問題也!
劍道亦以體能向上為其一目標,然而,造就更有道德,堂堂正正之人,則為其更遠大之使命。自古劍道之修練,徹頭徹尾以禮開始,以禮終止、技藝之進步,在比賽中爭勝負,乃達成此一使命之手段而已。此乃異於其他運動之所在。劍道乃養成有禮儀,有節度,健全、闊達、明朗、堂堂正正等精神之修行、鍛鍊之運動。學過劍道之士,大多禮儀端正,責任感旺盛,對工作忠實而有忍耐力等等評價,則為各公司,工廠及各種社會所公認者。究其原因,劍道,學之越深,則越密接於天理,人道,古今劍客,先師,皆以其畢生難行、苦行、鍛鍊修得之技藝,人格、尤其所繼承禮儀之故,以身教授,薰肖子弟所致。
「劍道」之道,既深且遠,無所謂「完成」之階段,乃一生之修業。在斯界,老年之劍道愛好者何其多,體力衰退便以技術補救之,以心術、虛實競爭之,實具有其他運動,絕無之深遠之道。「劍道」在於以有形之技藝,修養磨鍊無形之心。如能從而體驗高層次之道,獲致精神面之領悟,則對人生大有意我。
自古武術發達之原則,起於殺敵自衛。在白刃一閃,身首異處,殺與被殺之情況下,真劍決勝負之修業精神乃劍士必經之途。在技能同等、地利同等、武器同等之條件下兩雄相對,則決定勝敗之原因必歸精神面之優劣。是以古代斯道名人多入門禪卜以修養精神,或隱居深山作嚴礪之鍛鍊,終能修得「無念無想」、「明鏡止水」之境界。因之,劍道之命脈在於睹以生死之功夫練磨之精神,否則大大地減低其價值。吟味最接近真劍決勝負之精神狀態,實為「劍道」之最大特徵,持此心境處事,則凡事皆必能成就無疑矣。
然而學劍道並不以磨練劍技為已足,其價值應與人生最高目標相聯結始能增耀其光輝,吾人深信劍道修練之最高目標在於緞鍊強健之體能,涵養為國家、社會、全世界人類服務之精神。
本篇翻譯文章為十多年前在劍道比賽時發佈之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