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意願和信念》 佐佐木 季邦(劍道範士八段)


    萬人都有慾望,而為其慾望而努力之。物質欲、名節欲、精神欲等樣樣都有。在世間、社會有著這種慾望是常事。現下把所有的慾望社會形象置之不論,我們勵行於武道者,欲要達成的目標,是、非形而下的慾望而是為了滿足形而上的欲求,去探究其手段和方法,向其挺身實行,來養成和平、博愛的劍和生根在理念的劍之道。另一方面要努力培養,毫無遺憾地能發揮至純的社會活動出來的身心來達成武道本來的目的。

    我們學劍者不是唯為到達強豪名流的領域才去重複修煉為目的,是在其修煉過程中能努力於育成強健的身體。另一方面,在互相禮節之間來陶冶修得剛健不拔、克己忍耐、敢行之勇等精神要素,將之作為自己修養的根源。從而在修行中,應計策一個旺盛的意愿和高尚的理想像,而且當你追求此等時,你一定要有一個由不斷不休的精進來到達成目的的準備。
    不才年少之時,身體不頑健,心理又缺乏積極性,畢竟不是執劍,由劍能處事於社會之器,卻進入了武道專門學校的門,專門學劍道。入學當時,因欠乏能耐得住學業的身體和百分之百的精神要素的信心,所以為了發現兩者具成的方法而過了一段煩悶、不安、動搖的時期。幸而能得與熱情之士,真摯努力的人,極為豐濃溫情友誼的好先輩,故河野通諒範士共同生活一年。我們相互揭開胸襟,互訴將來的構想,計策武道修行者的理想像,為了付諸實現,我們盟約準備踏出開始的第一步。
    此時,我們第一提出來的問題就是說,人的精神活動到底能上進到什麼地方,能規限身體活動到什麼程度,怎樣才能使這精神活動無餘地發揮活用的肉體,即這種身體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把它鍛鍊出來。
    我們選擇的手段雖然極為幼稚,可是我們決定採取以下的方法。那是在寒季訓練中,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台柱和衝擊練習的次數,能做到什麼程度。
    當時我們的寒季訓練的期間是二十一天。上午五時三十分到七時共九十分鐘。訓練方法是從頭到尾,只限於左右斜擊和體碰體。在京都的嚴寒,比叡風直吹,冷氣深沉的極寒,道場的地板冷凍凍的狀況下,在這種難於忍受的狀況下,只用年青人的意志和熱情才能勉強克服的。本期中被記錄下來的支數,每天合計六十支前後、台柱,和衝擊訓練的支數相等。如果用時間數來分發之,就得到每一分三十秒一支。不過問題不在支數,是在每一支的內容。因每一支都傾注全力,出盡所有的體力和氣力去拼,所以事才大的。因從上課到下課這段時間內,不準休息、不許鬆懈的狀態下,開始的當初雖有自覺而行之,可是在連續不斷的衝動中意識逐漸模糊,行之在迷迷糊糊中,終了時才有一點回生的滋味。
    因而受訓後的血尿的排出是常事,食慾完全不振,連水也通不過喉嚨、體力激減、身神的消耗達到極點,其困頓的狀態是始終在疲勞過度中連一點自覺都沒有的。
    如今回想往事,在心裡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為什麼能做出這種事來。這是自己一個人決不能做出來的過去事。幸而因由前記的河野先輩的鼓勵和不外是實行盟約的責任感的結果罷了。因為能達成這種少事,所以這一個經驗讓我獲得信心,也成為我難得的經驗。
    這經驗使我確認,在精神的意志下,它即能克服肉體、身體又追隨它而來的有緣。使它到今天仍然能支援我自己的一種信心。
    說起來,在學術、文化、藝能、運動等各階層的修行之道皆為合一,務以純真、高度的意願一步又一步地推進,盡全力來使它具現,始能確保不滅的信念。這個理想的追求,我敢肯定的說才是我們武人應該學習的道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